作者:sysop | 来源:*.*.*.* |
标题:白色污染 |
内容: 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全国纷纷制订管理法规,塑料工业随着科技进步,品种不断开发、产量不断扩大、市场拓宽,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其来源丰富、生产成本较低,其绝缘性能优于金属,重量比金属轻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的用于包装、家具、家电、建筑、汽车及农业上。并且仍在不断发展。随之带来了\"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使农作物减产,海洋及陆地生物如误食可能造成致命伤害,铁路、公路两侧及旅游胜地各种废弃包装令人烦恼等。而且废弃塑料经历100~200年不腐烂分离会占据大量空间,长久危害大自然。禁止生产和使用塑料在目前也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尤其是科技界。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及公众的呼吁下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关法规以减少其危害。包括使用的限度,发展降解塑料及废塑料回收等。 在发达国家,废弃塑料的污染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防止白色污染,从八十年代起各国就开始制定限制使用和丢弃塑料制品及回收废弃塑料有关的法规。 德国在回收废弃塑料方面是最好的,其指令严格性居世界第一。89年3月开始规定:每个软饮料塑料瓶要交0.5马克的保证金,并已取得明显的效果,据报导,当年软饮料瓶回收率即达85%,95年又规定64%的塑料包装要回收。92年德国出现了一个DSD组织(Dualeo Syotem Deutrchland)收集分离废弃塑料,而消费者将40%的垃圾装于黄色白送的DSD包中集堆以备回收,而致分类费用高达200美元/吨。 94年欧洲15国联合批准关于包装和包装废弃物的法令、要求有关各国包装物回收目标为50~65%,循环回用目标25~45%,任何材料的回收不能小于15%。 美国在八十年代起各州和地方就开始制订限制使用和丢弃塑料制品的法规。30多个州都订有法律,有些县和小的地方部门也制订局部的小法规。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联邦政府规定禁止向海洋倾倒塑料垃圾;加州91年制订的法令要求到95年废塑料回收率达到25%,或做到所有容器含25%废塑料,减少10%原料,重复使用5次,93年规定垃圾袋中要用10%回收塑料,95年规定垃圾袋中用30%回收塑料;纽约州89年地方法律禁止使用非生物降解蔬菜袋,决定给生产降解塑料的厂家补贴,要求市民将可再生与不可再生垃圾分开,否则处500美元罚款;佛罗里达州征收塑料使用费以补贴处理废塑料的费用,88年在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中规定一定规格范围内的硬包装容器都要付ADF(推进废塑料处理费),此后93年修改为使用20%废塑料的容器或在本州内回收25%塑料容器的厂商可免ADF,并将征收范围缩小至塑料瓶,罐头和饮料瓶等等。此外不少全国性的组织也在促进废塑料回收工作,如:美国塑料回收基金会(PRE)、塑料回收研究中心(CPRR)、乙烯基研究学会(SPI的一个分会)、苯乙烯包装协会(PPC)、美国塑料协会(APC)、固体垃圾处理协会(CSWS)、固体容器回收全国协会(NAPCOR)、全国固体废物管理协会(NSWMA)、塑料和包装的环境保护协会(COPPE)等等。其中APC拨款500万美元,用于俄勒冈州的塑料回收,94年已完成使用25%回收废塑料的工作,95年以后可达32%。美国的大型塑料生产公司,也参与废塑料回收,如阿莫科、莫比尔、波利萨、赫茨曼、阿尔科、雪弗隆 和 道、芬娜等八个最大 PS生产商成立PS回收中心,总投资为1600万美元,回收发泡PS,95年的能力是12.5万t/a,回收再生的塑料用于制造磁带盒、办公和家庭用具。为便于分类,美国塑料工业协会(SPI)曾制订塑料制品材质符号,在容器底部铸上,有39个州在执行,美国环保局的要求是99年回收率要达到50%。 日本农膜使用较多,法律规定,不得污染土壤和环境,在县、市、区、村各级分别设置以废农膜为促进废塑料合理处理的机构。处理的方法中:烧掉占43%,埋掉占21%(主要是PVC膜)、再生处理占19%、其它处理占15%,通过回收部门再回收的占2%。 白色污染危害十分严重,治理费用很高。如一次对海洋生物调查中,543头被调查的大型海鸟有84.5%在胃中找到塑料;95年香港为打捞海上塑料垃圾765.6吨,耗资1200万港元,平均每吨打捞费2518元。 为了不遗祸于子孙后代,保护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对白色污染的管理、治理必须不遗余力。 |
|